工程训练中心2019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12-27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2019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工程训练中心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加强中心内涵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就2019年中心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中心特色工作

(一)学科竞赛成果丰富

2019年在工程训练中心精心组织下,大学生科技竞赛成果丰硕,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8项,全国三等奖2项,西部赛一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3项,省级二等奖29项,省级三等奖44项。

序号

参赛项目

获奖情况

1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四川赛区)

四川省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8

2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赛)

全国二等奖3项,三等奖2

3

四川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四川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

4

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

一等奖4

5

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赛)

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

6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赛)

四川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

7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赛)

全国二等奖2

8

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四川省一等奖3

9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四川赛区)

四川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6

10

13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CIMC大赛)

获赛区二等奖1项;赛区三等奖1

(二)积极参加学院第四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周及“四川省第六届科普活动周”系列活动

学院第四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周于4月22日开始举行。工程训练中心积极响应号召于4月22日至4月28日,在中国核聚变博物馆举办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览活动。50余件科技创新作品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活动周期间,中心还组织了焊接技能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PLC编程竞赛等校内竞赛活动以及两场科技创新学术讲座。

5月20日至5月25日,中国核聚变博物馆成功举办科技周——科普教育活动。活动期间,接待了乐山市中小学师生5000余人。

(三)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本年度,中心组织了学院2019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申报和指导工作。活动有近200名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其中立项院级创新项目39项,推荐立项省级创新项目48项。2019年12月,中心组织了结题验收,有26项通过了结题答辩。

(四)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成功

在核西物院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中心积极组织博物馆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申报文档的撰写、资料收集、材料上报等工作。2019年10月7日,中心组织申报的“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成功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为博物馆的进一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核工业受控核聚变实验旧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2018年,工程训练中心组织申报了国家工业遗产,命名为“核工业受控核聚变实验旧址”。2019年9月22日,国家工业遗产评审专家小组进校开展实地核查。2019年11月18日,“核工业受控核聚变实验旧址”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六)2019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王若殷老师喜获冠军

2019年4月2日,学院科研处和工程训练中心共同在中国核聚变博物馆举办了2019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学院初赛。由各系选拔出来的演讲爱好者23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评选,王若殷(老师)、尹海洋、袁成三名选手代表学院参加四川省复赛。在复赛中,王若殷老师表现优异,喜获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冠军。

(七)科研工作成绩显著

工程训练中心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学院统一规划下,中心教师获批省科技厅项目1项,资助经费达120万元,院级科研基金项目5项,论文发表20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一般期刊5篇,授权专利2项。

二、中心内涵建设

(一)组织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并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

根据学院有关部署,工程训练中心认真组织动员中心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活动期间,中心收到了部分专职实验教师“关于学习讨论的心得体会”一共12份。

今年是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年,中心组织开展了多项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习的形式,认真剖析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具体内容,并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工作经历谈谈学习体会。许多老师向中心提交了师德师风学习心得,结合《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将师德师风的学习行动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实验室运行管理

工程训练中心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设备和人员的管理。在实验室安全方面,中心每月都要定期对所辖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全年查处安全隐患12处;全年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4次,其中邀请校外专家安全指导培训1次;建立了安全管理台账。在实验设备维护方面,专职实验教师能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并及时上报设备维护信息,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在耗材的管理方面,中心设置了实验耗材仓库管理员,建立了实验耗材管理台账,有效节约了实验耗材的使用。

(三)质量工程建设

中心目前正在开展的2016年立项的院级教学改革项目有5项,经过几年的建设,这些项目都取得了相应的教改成果,并提交结题报告。2017年中心立项的院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项目3项,全部按照学校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视频制作和题库建设。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中心确定了将《工程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成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工作计划。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成立了《工程素质教育》“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并邀请了基础部蒋文学老师加入团队进行指导。通过课程团队的共同努力,现已完成《工程素质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视频录制等工作,并获学院推荐申报了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年12月24-26日,中心积极组织“工程素质教育”课程团队申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短时间内完成了申报书撰写、视频录制、各种支撑材料整理上传等工作。

(四)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中心着力提升骨干教师实践技能。并从工作需要出发,先后派遣教师参加了“电子设计大赛指导经验交流会”、“机器人竞赛研讨会”、“高级数控加工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发布研讨会、“智能制造引领四川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等教师学习活动。为加强竞赛指导工作,中心本年度引进青年教师3名。

(五)博物馆建设

2019年核聚变博物馆接待了外来集体参观300余次,校内各种活动112次;按计划组织实施了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9年暑假期间,工程训练中心代表学院与乐山市市中区共同将博物馆打造成乐山市党性教育基地,博物馆面貌焕然一新。

(六)实验室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工程训练中心和自动化工程系共同立项建设了机器人实验室,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建设招标工作。为保证在下学期开学时完成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对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场地安排进行了重新规划,为机器人实验室的顺利建设提供场地保障。

(七)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工程训练中心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2019年度有746名同学参加了焊工、维修电工、数控车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在开展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资格认证工作中,本学年有803名同学获得了计算机辅助技术二维CAD绘图师证书。

三、2020年努力方向

(一)加强中心各项管理工作(实验室管理、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二)深化创新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在过去创新教育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专业课程融入创业教育,积极开展专创融合的教学改革。

(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好大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更多同学参与创新活动搭建平台。

(四)进一步开展《工程素质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建设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五)以制度为抓手,全面做好工程训练中心的安全工作。

(六)以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积极申报国家文物部门相关课题,持续推进博物馆建设工作再上台阶。

2019年工程训练中心圆满地完成了学院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2020年打算做的事情也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有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

2019年12月26日